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在主旨发言中表示,我国数字经济近年来取得显著发展成效,5G+工业互联网、智能交通以及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养老、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未来将拥有更广阔发展空间。当前,要进一步完善数据基础制度建设,营造良好数字生态,以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数智时代,全球科技界加强合作,才能更好实现优势互补和共赢发展。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倪光南表示,今后中国RISC-V(开源指令集架构)能否跻身于世界主流CPU行列,关键取决于其生态。未来中国应积极与世界协同,共同推进RISC-V人才培养、打造繁荣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为全球芯片产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主席白春礼介绍,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纳米科技正成为推动科技进步与引领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我国的纳米科技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纳米科技发展的总体水平已经进入了世界的第一梯队,获得了丰硕成果。“无论是科研产出总量还是有影响力的科研产出,我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围绕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研究进行了学术报告,他认为智能建造是在工程项目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完成复杂建造工作的新型生产方式,同时,发展智能建造必须坚持产学研结合,必须实现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必须采用积极稳妥的方式,选择合适的领域进行突破,最终实现建筑业的转型升级。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南建筑设计院董事长李霆就《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主题展开交流,他介绍了中南建筑设计院在无图设计、无图建造前端领域的技术探索,认为实现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需要用数字模型驱动智能终端、用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制造模型,通过系统思维驱动智能建造,将碎片化的建筑